悦读

董明珠:十八年权力与游戏

虎嗅网04-14


文章来源:虎嗅网

作者:敲敲格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在董明珠于2001年成为格力电器总裁时,她应该不会想到,自己将经历怎样的战斗。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她先执掌格力电器的经营权,随后逐步掌握企业控制权,现在有可能夺下更多的股权。

4月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现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将只保留3.22%的股份。

在股份转让完成后,格力将完成混改,摘掉“国企”帽子——但不管是谁想接盘,都很难一口吞下这15%的股份。按照公告中所规定的转让价格计算方法计,这15%的股份需要动用超过400亿元资金。

2018年三季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18.22%股份,格力集团由珠海市国资委100%控股;由格力电器核心经销商组建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8.91%的股份。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接持有0.74%的股份,为第十大股东。

河北京海掌握着格力的经销商资源,与做销售出身的董明珠关系密切,二者合计持股9.65%。如果二者确系一致行动人,那么,董明珠方面只需再掏约74亿元资金拿下2.68%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就将达到12.33%,成为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人。

除了董明珠方面,据媒体报道,目前有意接手股份的还有富士康、厚朴投资等外部投资人。

不管最终由谁接盘,从董明珠的角度来说,她与珠海国资委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都终于迎来了结局。

十二年“朱董配

这里不妨简单回忆一下格力是如何起步的。

格力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1991年,兼任冠雄塑胶厂与海利空调厂(均为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旗下子公司)总经理的朱江洪将两个厂子合并,正式更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后来,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更名为格力集团,将格力品牌收归集团所有,并授权集团旗下所有企业使用。由此,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间的“父子恩怨”正式开启。

1990年,董明珠进入格力担任业务员,1994年升任经营部部长。2001年,被朱江洪一手提携起来的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总经理,朱江洪则转任董事长,“朱董配”共同执掌格力一直到2012年。

在这一时期,朱江洪负责技术,董明珠主攻销售,夯实销售渠道、打赢价格战,带领格力坐稳空调行业的头把交椅。据产业在线统计,在2012冷冻年(即前一年的8月至本年度的7月)里,格力空调的市场份额高达42.7%,约等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2010年7月15日,朱江洪与董明珠在北京出席格力电器新技术全国发布活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经营层面的协作外,两人还携手与珠海国资委做斗争,第一场“战役”是发生在2003年的商标权之争。

在格力电器成为市场上产销量第一的空调品牌后,格力集团将格力品牌授权给包括格力小电器在内的其他下属公司,引发朱江洪的强烈不满。

2003年10月,格力电器发表声明,不点名地批评部分公司借用“格力电器”“格力空调”等品牌形象进行宣传,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与消费者,对格力电器构成侵权。格力集团方面则立即“反击”称,格力品牌归集团所有,包括格力小电器在内的下属企业均有权使用。

这场延宕5年的争执最终是格力电器赢了。2005年,双方签署无偿转让商标合同,而由于当时该商标被质押,转让手续直到2008年3月才完成。

因商标生了隔阂后,有消息称格力集团计划将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卖给外资美国开利或日本大金。最终是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救了格力电器,在股改中,上市公司管理层得以保持稳定。经过了2006、2007、2009年的不断减持后,国资持股比例从50.28%下降到了18.33%,并维持至今。

“董明珠时代”的博弈

2012年,原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正式退休,董明珠身兼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格力正式从“朱董配”进入到了董明珠时代。

这次权力交接的过程也正体现出董明珠与珠海国资委间越发尖锐的拉锯战。

珠海国资委尝试在人员配置上制衡董明珠——原珠海国资委副主任周少强空降格力集团担任党委书记、副总裁,却并未俘获格力广大中小股东的心。在2012年股东会上,周少强得票率仅为36.6%,落选董事。

报道,有投资者在股东会现场表示,希望大股东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要把公司当成资源进行抢夺。同时,企业高管只有由公司内部产生,才能保持其组织体系和文件价值的良好延续,因此不应被空降委派。

这位空降兵没挺过一年。2013年,周少强被曝出在豪华会所内公款消费,遭到珠海市纪委调查,最终被停职。

另一边,董明珠则因2013年与雷军定下的“十亿赌约”成为网络热议人物。这是董明珠“网红化”的第一步——此后五年里,这场赌约被人们反复提起,使得董明珠本人成为格力最大的KOL,也让格力这一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网民视线中刷尽存在感。

不论是舆论捆绑,还是管理风格,她都渐渐赋予了格力更浓重的“董明珠色彩”。

央视网记者曾在采访时对她提起过这种捆绑关系:“对很多光从新闻上了解董明珠的人来说,‘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董明珠豪气地回应说:“我觉得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是格力的都没错”。

在2013年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大权独揽的董明珠说自己并不认可所谓集权式管理与分权式管理的划分,“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没有集权的能力,要这样的领导干什么?干脆可以不要。领导必须要明白在什么样条件下需要集权,在什么条件下需要分权,这点很重要。”

这样一个自信、高调的董明珠在2016年遭遇了公认的严重“水逆”。

当年,格力电器打算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明珠本人也将认购9.37 亿,增持到 1.3%成为第四大股东。但一旦收购成功,中小股东的股份将遭到稀释,格力电器的每股税后利润将从1.87元下降到1.57元。这一整体收购方案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遭到中小股东的联合反对,最终被否决。

2016年10月13日,董明珠在2016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年会上发表演讲。图片来源:东方IC

股东会上董明珠发飙的视频至今仍在网上热传,她在视频中愤怒地说:“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这一年的10月,董明珠还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珠海国资委给出的理由是,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和所属集团的董事长一般不能兼任,但此事一度被视作是她与珠海国资委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后遭到“免职”。

除了与国资委的斗争,董明珠还得分出精力对付门口的“野蛮人”。11月,在短短8个交易日内,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就大举增持占格力总股本3.14%的股份,耗资高达46亿元,直逼举牌线。董明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愤怒地说:“某些资本应该自我反省,到底怎么做投资。如果成为了中国制造的破坏者,那他们就是罪人。”

但还好,格力没有变成第二个万科。据华夏时报报道,保监会对前海人寿采取系列严监措施,包括叫停万能险新业务、叫停互联网保险渠道,并进入公司检查。最终,前海人寿发布公告表示,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股票,并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

战胜年龄?

度过“水逆”后,格力电器展现出了十分优秀的业绩。

2017年全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4.87%,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2018年业绩预报,格力2018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2000~2010亿元,同比增长33.3%~3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亿元~270亿元,同比增长16%~21%。由此,董明珠也能正式宣告自己在和雷军的赌局中获胜。

但质疑始终围绕着董明珠。

在执掌格力电器的六年多时间里,董明珠先后为格力规划了造车、买手机、造芯片等等新业务,渴望在空调市场天花板见顶的情况下为格力打造出多元化布局。但她寄予厚望的每个新业务的发展,均未给市场留下深刻印象——以格力手机为例,极光大数据显示,格力手机在2017年到2018之间的市场保有率尚不足0.1%。

2016年8月23日,珠海格力总部,董明珠拿着格力手机。图片来源:东方IC


一边热衷于对产业新趋势高调发表看法,另一边却无法获得市场认可,董明珠就这样逐渐逼近退休年龄。对格力而言,她是格力最好的代言人,却也正变成某种不安定的因素。

转折点是她的连任。

在2019年1月的股东大会上,即将65岁的董明珠成功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事会剩余八人里多为在格力电器任职多年的老将或与董明珠私交甚笃的闺蜜,仅一人来自格力集团,但也是曾在格力电器工作近20年、经董明珠一手提拔的老将。

这也显示出,经过多年斗争,董明珠已将自己在格力电器内部的话语权扩展至足够大,把格力电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据财新报道,接近格力电器的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8年年初,珠海国资委和格力集团就已有转让股份的初步计划,并与董明珠进行过商议。格力集团一直未能在格力电器保持足够的影响力,早已心生退意。

在格力正式摆脱“国企”标签后,董明珠也将正式摆脱国企“65岁退休”的桎梏。在年初的股东会上,她预计格力电器未来五年里每年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到2023年达到销售目标6000亿元。

她还是那个信心满满的董明珠——无论这15%的股份最终转移到了哪些人手里,对于格力电器的铁王座,她都势在必得。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