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栽培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

笔记侠04-13


一、标杆学习

2000年我从中科院心理所毕业进到企业,经历过诸多不同的企业和学习方式后,我发现标杆学习是培养管理者最好的方法。

1.10天魔鬼行程

2005年我在李宁,我们安排了一个非常高端的培训项目,拉着李宁公司的领导班子,一共10个人,去日本韩国两周。去的不是体育用品公司,而是去丰田、三星进行标杆学习,顺便考察当地的体育用品市场。

在那两周,我是一个设计者和陪同者,整个行程可以说是魔鬼行程,每天只有3个小时睡觉时间。

白天安排行程,领着大家去看去学,学完之后晚上吃完饭,立刻领大家进行3小时时长的ORID(焦点呈现法,对事实进行分析和感觉某一工具和方法:O实践-客观事实、R感受-客观反射、I意义-事实分析,D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复盘。

结束后,高管回去休息,我把他们说的话要整理成文字,形成书面形式的总结。

就是这样一个10天的魔鬼行程,凝聚了公司核心团队的打法和信心,成为李宁后边连续性高速成长的助推剂,从04、05年的20多个亿营业额,到后来的近百亿。

2.超级组织

标杆学习真的不是走马观花,我们设计这个行程,首先一定要知道学什么,其次是怎么学。

我们学这些厉害的公司,背后不是学某个人,某个产品,某个故事,而是学它的组织是如何打造出来的。我将其称为超级组织。

我们先看看组织是什么,很多员工对组织的若干描述中含有这几个词:管理、控制、理性、限制、不舒服、不自由。

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多数组织其实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太觉醒,而是希望他们只用手和脚就行了,就像典型的福特生产线一样。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员工在组织里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的觉醒,人一旦觉醒就会看到组织的问题。

因此,我这样定义超级组织:

你的组织能不能激活每个员工,让他们上班兴奋起来,甚至绽放!

比如阿里的铁军,可以看到这些人是真的愿意上班,并且怀揣感恩,不愿意在家待着。

感恩这个词,大家可能觉得很难理解,心里会想:上班我是在给公司做贡献,为什么我还要感谢这个组织?

但你会发现,优秀企业后边一定有这个元素,每个员工回顾自己成长的时候都会感恩组织。

为什么呢?这里有个关键词,我把它称之为给力,就是一个员工如果没有组织的帮助,可能无法搞定眼前的事情;你之所以做成很多事情,其实是因为你骑在大象身上。

这就是组织对人最大的,也更快速有效的帮助。

阿里背后的成功,除了这种力量的激活外,还有公司平台化的模式。

当一个组织能够做到为每个员工赋能助其快速成长时,员工就真的舍不得离开,也真的离不开这个组织了。

我们看一家公司时,要看它的赋能是如何做的,这对每个组织都有借鉴意义。如何借鉴呢?

案例:国内标杆企业——网龙公司

这家公司为了让员工热爱上班真的是不遗余力,它建立了一个仿造《星际迷航》电影里面企业号飞船,在大海边做了总部大厦,办公楼有一个环绕的湖。周末时,员工在公司加班,家人就在湖边玩耍。

最后发现这家公司员工提离职时,最大的阻力竟然是家属。为什么?因为周末没地方玩了。

在整个楼的中间有非常大的游泳池,30米的高台,完不成任务时一个个跳下去。还有个拳击擂台,凡是有矛盾的部门派最强的选手上来打一场。最有意思的是,在楼中间有一个完整的真恐龙的模型。

我想这样的环境,是一个组织对每个员工最大的支持,我把它称之为硬件。

还有一个是软件,那软件是如何在内部推动每个员工愿意上班、愿意做贡献呢?

网龙公司内部有个APP,像大家知道的OA一样,它就是靠积分推动员工不断做贡献。你只要登录一次就给你发30积分,并且给你3朵花,你送出去一朵花你得10分,获赠者也能得10分。以此推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打破部门之间壁垒。

上课有分数,回答问题有分数,抢任务也有分数。每够6000分就拥有一次抽奖机会,最关键的一项5万元,后台设置好一年两个名额。

这样,每个员工都会觉得这5万元奖金,万一是我的呢?所以,每个员工上班就是在挣分数,以此换取抽奖机会。

抽奖完之后6000分清零接着跑。所有分数会沉淀下来形成总积分,再换算成星级,做成胸卡放在胸前。这就是勋章,会让员工感受到深深的荣誉感。

公司创造多个维度来激活员工的意愿,这里面好玩的也越来越多,员工参与度也会原来越高。

当然,软件硬件双管齐下后,员工一定不愿意离开你,也离不开你。

二、打造生态型组织

谈到组织,我们要理解一个话题:

什么是生态?

达尔文研究物种起源时发现了珊瑚礁效应,只要有珊瑚的地方,周围的鱼类一定越聚越多,大约40%的鱼类种类都会在珊瑚礁周边发现。是因为珊瑚礁漂亮吗?

研究发现有两个原因:珊瑚礁本身就是挑环境的物种,它领投其他鱼跟进;并且珊瑚礁有一种钙化物质,会让死去的鱼保存更长。鱼越多,养分就越多。鱼活得越好,珊瑚礁也活得越好,这种共生关系,就是生态。

珊瑚礁生态最开始的初心,就是珊瑚礁要有一个想法: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我经常看到企业部门之间相互斗来斗去,这都不叫生态。生态的逻辑是:我的存在,让别人活得更好的地方是什么,让别人离不开的地方是什么。

 所以,现在不仅要学标杆企业如何做,还要学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这种模式下,如果你能做成珊瑚礁的模式就是平台。根据我近5年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来看,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快速颠覆传统企业,是因为在组织模式上已经从竞争的企业关系,进入到共生的平台生态模式。

如何你的组织是一个封闭的、竞争型的组织,对周围的资源是掠夺性的,那就活不长久。你必须围绕平台共享开放的模式来打造组织。

三、动态知识管理

如何看一个组织是否更有力量?就看它能否推动每个人的知识从隐性到显性再到云端。如果所有知识都存在个人头脑里,那这个组织能力就太弱了。

最需要做的是什么?让员工边工作边把头脑中的经验显性化,变成个人文档的PPT、话术、工具表单。最好的培训不是上课,而是在业务会议中不断推动经验的显性化。

当形成一定体系化时,将其上传到组织内部的云端,进而形成人人可调用的知识平台。这样每个员工拜访客户时,就不用单纯靠自己的电脑解决问题,而是连着一个组织的系统和大脑,随时帮助解决用户问题。

你以为抖音只是娱乐工具吗?其实它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

没有抖音之前,想要拍出有动画有音乐有笑点的视频,只有专业级选手才能做到。但抖音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抖音用显性化工具,让人能够把隐性的东西,极易展现出来,传播出去。

5年前在京东时,我们做了一个京东TV学习平台,也是短视频模式。最开始是提供一个教学片:5分钟教你用手机拍Know How,然后还找专业选手做一些教学视频放上去,激发大家更多地传播。

我们发现短视频在内部员工中传播非常广,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平台,鼓励每个员工用手机把工作中的小诀窍录下来上传,靠点击给奖励。不到2年时间,就有2000多个视频传上去。

在组织里,最值得打造的不是个体,因为个体的成长已经社会化,微信、得到、樊登读书都可以为你的个人成长提供帮助。

因此,当下最值得打造的是组织,也就是把铁打的营盘打造出来。员工也会因此觉得组织很给力,会对你心存感激。

得到内部有一个例会模式,会把会议内容逐字放到网上全网公开,所有用户都可以收听,从2016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两年多了。

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300名员工不用到会议室开会,也能够听到创始人每周的例会;后面放到得到平台让所有用户看,用户边偷听例会,边留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其实就是让员工和用户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鼓励用户一起来打造产品,这其实也是组织开放的核心目的所在。

四、组织赋能

现在的组织结构跟以前不一样,有一本书叫《赋能》,一位美军司令官写了美军的组织变化,从“层级汇报”模式,变成“总部平台+特种部队”的模式。

总部平台在航空母舰、五角大楼里提供全球化的卫星数据,真正干活的就靠十几人的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和总部之间互动是,特种部队往往把总部平台当作合作伙伴,根据总部的信息,自行决定如何执行。

这个模式在华为已经做了8年,任正非8年前就提出:

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要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呼唤炮火。

这种组织模式在失控的世界里应该是王道,只要混乱,就必须采用“游击队+总部平台”的模式。

我们要去研究这样的组织,要去对比看看我们自身的企业应该如何转变。

小前端特种部队的模式,一般是6到12人,包括爆破小组、突击小组、狙击小组,通信兵、指挥官。这是一个多兵种构成的小团队。

如何在组织内部构建生机勃勃的生态,推动组织内部之间各种各样的连接?

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很多人说是服务。我多次研究海底捞,觉得最值得学习的是创新机制。

海底捞为了让店员参与创新,设计了极简方式,让每个店员用20个字表达看到公司要改进的问题。一旦被评为有价值,店员就会获得50块钱的创新奖励。

这种机制让员工很容易就参与到组织创新的工作中来,海底捞有时一年奖励的创新点就达几千个。

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对超级组织有个定义:栽培员工,让员工强大到足以离开;对他们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这就要求你的组织强大且有吸引力。

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内容来源:2019年3月15日,在中国标杆企业考察培训中心、中国标杆学习俱乐部主办的2019全球标杆学习高端峰会上,谷仓学院总顾问,原京东大学执行校长马成功进行了以“打造超级组织——构建三轮驱动的赋能型组织”为主题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相关信息